自然资源部发布30个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本报北京8月18日电(记者常钦)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30个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其中,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典型案例10个,主要以江河湖泊流域、重要山脉等自然地理单元为基础,实施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10个,涵盖废弃矿山、生产矿山两类;海洋生态修复典型案例10个,展现拓展亲海空间、促进人海和谐的显著成效。
据介绍,我国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万平方公里,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我国正在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首批5个国家公园建设进展顺利,保护格局、保护水平、保护能力成效显著。聚焦重点区域实施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取得新成效。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超25%,贡献了约25%的全球新增绿化面积;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保护修复面积超830万公顷,红树林面积增长至3.03万公顷、提前完成“十四五”红树林营造目标任务,治理废弃矿山超35万公顷,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生物多样性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从“一株苗”到“一座园” 从“一片沙”到“一片林” 近年来 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 接连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建立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发展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让我们跟着珍稀动植物 走进他们的栖息地 感受山水交融、包罗万象的多样美景 感知万物共生、和美永续的多彩活力 策划:李楠桦、王仁宏 设计:郭思邈 文字及图片来源:国家林草局、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等.…
大熊猫的憨态、亚洲象的漫步、藏羚羊的奔跃、丹顶鹤的翱翔……我们看不到《山海经》里的 “神奇动物”,却与现实中的珍稀生灵共享同一方土地。万物共生,和美永续,才是地球家园最动人的浪漫。…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微信二维码